资讯 热点 聚焦 探测 工具 行业 公司 行情 市场 招标
您的位置: 首页>热点 > >正文
2023-06-29 11:26:53 来源:药渡仿制

陕西,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秦地无闲草”的美誉,并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道地药材“秦药”品牌。依托这样的产地优势,加之独家秘方,盘龙药业的发展形势十分喜人。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大力支持,各大中药企业也正在逐步转型。但转型之路不易,稍有不慎便可能走入歧途。

在蹭完新冠热点之后,盘龙药业也尝到了“暴富”的滋味,对未来的转型似乎有了新的认识。

逐鹿中药配方 颗粒


(相关资料图)

近日,盘龙药业发布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数量不超过26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2亿元。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中药配方 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等。

来源:公告

备战中药配方 颗粒市场,盘龙药业的战略眼光十分不错。目前,中药配方 颗粒已被纳入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是近年来的行业热点。

国内中药配方 颗粒从开启研究试制阶段到目前已经历经30余年,经历了探索阶段、试点阶段到现在的后试点阶段。从2001年《中药配方 颗粒管理暂行规定》的颁布,到2021年2月《关于结束中药配方 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中药配方 颗粒行业经历20年的摸索终于逐渐走上正轨。

截至2023年2月第四批中药配方 颗粒国家标准公布之后,共有四批248个国家标准颁布,临床常用的400个配方颗粒预计将在2024年底颁布完毕,届时行业将迎来更大的扩张。

试点期,国家级试点企业只有6家,结束试点后,截至2023年1月,参与中药配方 颗粒国标/省标备案的企业共有68家。2021年底开始,各省陆续出台医保准入支持政策,为中药配方 颗粒的发展扫清了最后一道阻碍。

整个中药配方 颗粒市场从2017年的108亿元扩张至2021年的252亿元,2021年同比增速高达32.87%。从中药配方 颗粒对中药饮片的替代率看,替代率从2017年的5%增长至2021年的12.27%。

目前,中药配方 颗粒行业还处于企标废弃,新标切换,企业销售网络布局尚未成熟阶段,市场规模爆发尚未到来。随着更多数量国标发布,以及企业从备案到投产到跑 马圈地销售整个模式步入成熟轨道,行业将迎来加速扩容。

这也意味着越早切入中药配方 颗粒赛道,将能分到越大的蛋糕。

根据2022年年报显示,目前盘龙药业已完成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等5种中药配方 颗粒的备案,侧柏叶、川芎、续断等5种正在备案中,盐杜仲、盐续断、南五味子等14种处于小试研究中。中药配方 颗粒有望成为盘龙药业的又一新增长点。

盘龙药业之所以募资加大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恐怕来源于深深地危机感。

单品独大的危机感

如果从营收数据看,盘龙药业已经连续6年保持营收利润双增长,在部分年份的增长,甚至可以用高速形容。2022年,盘龙药业实现总营收9.74亿元,同比增长9.78%;净利润1.01亿元,增长8.58%。

但是细究之下,这样的增长并不健康。

与大部分中药企业一样,盘龙药业的营收,也是用高销售费用堆叠起来的。2017年至2021年,盘龙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1.70亿元、2.38亿元、2.81亿元、2.63亿元和3.33亿元,至2022年再度同比增长9%,达3.24亿元,占总营收的33.3%。

而与高额的销售费用相比,盘龙药业的研发投入则少得可怜。2017年至2021年,盘龙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722.87万元、829.06万元、1307.81万元、1297.08万元和1402.64万元。2022年,研发投入有较大增长,同比增长29.99%,总投入1823.36万元。不过相较于销售费用依然是九牛一毛。

盘龙药业研发投入

来源:2022年年报

不过虽然研发投入了,但从2018年至今,盘龙药业的药品生产批准文一直只有74个。也就是说不论在创新还是仿制方面,这么多年盘龙药业都毫无进展。

为何如此?

其实原因很简单,与大部分中药企业一样,盘龙药业也一味地守着“独家”品种吃老本,创新动力不足。

独家产品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秦药”品种优势中成药、陕西省名牌产品,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主要目标为中老年人群,且可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慢病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肿胀,是治疗风寒湿热、风湿骨伤疾病的推荐用药。

根据药渡数据,2022年,盘龙七片销售额为4.29亿元,占盘龙药业自产中成药营收的77.3%,占总营收的44%,可谓单品独大。在2022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在市场份额排名 第一,市场份额为6.89%。

盘龙七片为祖 传秘方,始源于19世纪60年代,由二十九味中草药配伍而成。除使用了盘龙七、羊角七、青蛙七、老鼠七、白毛七、扣子七、竹根七等七味中国七药外,还有其他十余味生长在秦岭海拔1300米以上高寒地带的特色道地药材。

首篇关于盘龙七片SCI论文于2022年在《Phytomedicine》期刊成功发表,影响因子6.656,结论证实盘龙七片明显缓解OA的软骨下骨破坏,新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抗炎镇痛,还能抑制软骨下骨的软骨退变和异常骨重塑。

进入集采时代,化药被杀得七零八落,中成药方面因为较为特殊的属性,集采来得晚了一些。但集采无禁区,该来的总是会来。

6月21日,由湖北省医保局牵头,北京、天津等30个省(区、市)组成全国性采购联盟,开展了中成药及相关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有86家企业、95个报价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其中,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1.6%,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49.36%。

或许正是“狼来了”,才逼着盘龙药业开始向创新研发推进。不过,在方向上,盘龙药业似乎有些看不清路在哪。

热潮已退,路在何方?

2022年3月,盘龙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披露了参与新治疗新冠药物的研发情况,股价随即产生剧烈波动,3月初至4月,其股价一个月时间上涨两倍,从约26涨至最高76元,甚至出现14个交易日12个涨停板的罕见景观,人为炒作迹象十分明显。

彼时,盘龙药业计划中西药双线发力,一是计划通过可转债募投的院内制剂集中配置中心平台,对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的特批制剂‘清瘟护肺颗粒’进行联合开发,二是与陕西科技大学通过双方共建的“盘龙药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联手研发抗疫特 效药“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

至2022年12月份,新冠疫情被列入“乙类乙管”以及全国人民正“阳”之时,盘龙药业再度抛出公告称,与陕西科技大学梁承远博士团队的合作的“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开发”项目取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2项专利授权,这两项专利授权是基于其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候选药物PLC-01设计合成的PROTACs,细胞与动物实验显示具有优良的3CL蛋白酶降解能力,是全球范围内首批获得授权的抗冠状病毒PROTACs专利。

同月,盘龙药业与陕西省中医医院签订《医院制剂委托配制协议》,受委托配制生产“清瘟护肺颗粒”制剂。

来源:公告

但进入2023年以后,随着君实生物和先声药业国产治疗新冠药物的获批,以及新冠感染潮的消退,各个新冠管线参与企业都遭遇了十分严重的估值退潮。盘龙药业也不例外,其中西药双线研发便显得不合时宜,如果贸然加大投入便可能计提大量的研发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盘龙药业才调转船头准备发力中药配方 颗粒的研究。

然而在创新浪潮不断奔涌的当下,如今才恍然投入其中,是否为时已晚?

制药行业原本不是周期性行业,但自Biotech不断冒出之后,投融资的浪潮便产生了潮汐。正因为这样的潮汐,使得整个制药行业出现了跷跷板效应,因此我们看到了在Biotech遭遇“寒冬”之际,中药企业迎来了一波拔升。但中医药发展的问题,要比Biotech的发展更加复杂,大部分中药企业还需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要求。

参考资料

盘龙药业年报、公告、官网等

东吴证券研报

《盘龙药业“吃老本”:近3年未获药品批文,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的28倍》,鳌头财经,2023-03-28

《盘龙药业,被新冠药概念“带飞”?》,粉巷财经,2023-04-2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