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31日报道(文/王自强)1770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按照中国宝塔的样式,在波茨坦建造了一座四层高的“龙屋”。腓特烈二世对东方古国中国充满好奇和向往,他尽力搜集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在布置上力求奢华,以呈现自己心目中富裕华丽的东方世界。遗憾的是,这位国王一生从未真正离开过欧洲,同时代欧洲人与中国的交流也十分有限,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大量掺杂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想象。例如,“龙屋”得名于屋檐上的龙雕像,然而它们却是长有双翼、尾巴带钩的“西方龙”,与“中国龙”的形象相去甚远。
2010年,奥地利汉学家傅愉(诺拉·弗里施)在德国西南部小城埃斯林根建立了新的“龙屋”——一家专门翻译中国图书以及策划中国选题的出版社。历史上的“龙屋”或许只能体现一位欧洲封建君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两个半世纪后的龙屋出版社则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在德语区的传播。
(相关资料图)
激发德语读者对中国兴趣
傅愉在线上采访中介绍说,出版社的目的是想激发德语读者对中国的兴趣,尤其是想为广大青少年读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语言。到目前为止,出版社共策划10个系列,出版德语和汉德双语图书近60本。
其中包括《刻舟求剑》《叶公好龙》和《东施效颦》等以成语故事为主体的“语言”系列,《白蛇传》和《孟姜女哭长城》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系列,还有收录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和康有为《大同书》的“社科”系列。中国文学也是“龙屋”的强项,在德语出版社中可谓独一无二,例如小说家路内的《慈悲》以及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蜻蜓眼》等儿童文学创作。
“阴阳”系列标题夺目,然而,该系列虽然对道家思想有所探讨,但主打的却是中医和道家的养生方法,同时还包括对针灸和气功的介绍。该系列的4本食谱荣膺世界美食美酒图书大奖,其中《饮茶时间》更于2017年被评为“世界最美茶书”。傅愉说,之所以将该系列命名为“阴阳”,是因为她非常推崇道家的生活方式。她认为,中医倡导的一些饮食习惯具有疗养身体的功效,而道家的生活方式可以让她保持内心平静,两者共同帮助她实现身心和谐。
“龙屋”出版社规模很小,傅愉一人几乎包揽所有业务,只有少数工作外包。她希望能有中国伙伴加入出版社,以方便同中国的兄弟出版社进行沟通,同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当下社会。她也希望能出版面向中国读者、介绍德国的书籍。
傅愉坦言,小出版社难以同大型出版集团竞争。几年前爆红的央视栏目《朗读者》,给予她很大启发:或许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开设频道,逐渐形成自己的读者圈子。目前,出版社在Instagram上开设了账号,视频内容主要是推介书籍或讲述一些成语小故事,现已收获一批忠实关注者。
事实上,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也有一部名为《朗读者》的作品。这一巧合,何尝不是中德文化的一种缘分?而作为一名汉学家,傅愉更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西价值观有相通之处
上世纪90年代初,傅愉在维也纳接受了两年汉学教育后,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来到中国,傅愉才发现自己对真正的中国和中国人知之甚少。中西交往方式的差异,令她感到既新鲜又兴奋。反过来,当时的中国人对她这个“老外”也充满好奇。傅愉的第二专业是音乐,她前往中国原本是为了学习钢琴,然而在中国待了两年后,她还学会了弹奏古筝。离开北京后,傅愉还曾在台北待过一年,最后取得海德堡大学汉学博士学位。
傅愉是中国开放进程的见证者。1992年,她亲身经历了第一批西方快餐连锁店进驻北京的盛况。她回忆说,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马路上,西方和日本的汽车逐渐取代了自行车。随着经贸往来不断增加,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中德两国互派交换生,德国中小学将汉语纳入外语课程,太极、书法和茶艺等文体活动受到欢迎。
现如今,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上也表现得越来越自信。傅愉说,这对西方而言是新局面,一些人感到忧虑甚至恐惧,还需要时间来适应。她说:“中国的崛起不应该从根本上被视为威胁,一方获利并不意味着另一方就必然是输家。”目前,德国媒体对中国有不少批评性报道,给傅愉介绍中国带来难题。也正因此,她希望在出版物中尽可能呈现媒体未展示的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等领域,突出中国积极的一面。
近年来,一些在海外的中国机构受到负面报道。傅愉说,德国的中国机构应该得到支持,而不是遭受诋毁,媒体没有注意到这些机构在文化交流领域的实际成就。如果关闭这些重要机构,切断沟通渠道,那对双方都非常不利。傅愉本人曾多次与中国机构合作,例如和法兰克福孔子学院一同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同慕尼黑孔子学院联合出版语言教材。
除中国传统文化和严肃文学外,傅愉也非常重视流行文化。她说,日本漫画和韩国K-Pop在德国很受欢迎,很多年轻人因此愿意了解这些国家。目前,傅愉正在考虑将中国元素和塔罗牌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纸牌小游戏给人们带来良好的整体感受”。
傅愉认为,交流不仅是通过贸易关系实现的,文化是更加重要交流途径。“如果你不知道在外国文化背景下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就很容易制造不必要的事端。通过文化交流,例如通过文学,人们可以对一个国家普遍存在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有深刻而宝贵的了解。”
她结合自身访华经历说,中国地域广袤,自己亲身体验中国,才发现各地的文化、习俗、思想以及交流方式天差地别,并非像很多西方人想的那样,认为中国是“一个整体”。
她说:“在与中国人交流过后,我们可能就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中国人确实与我们有许多共同的价值观和观点,而且共同点远远多于差异。然而,只有当我们与他们交谈并倾听他们的意见时,这一点才能成为可能。双方理解需要尊重、信任和大量时间,但这是值得的。”
标签: